李世南艺术馆
LISHINAN
ART
MUSEUM

展示李世南先生作品


弘扬中国画大写意精神

标题摘要内容
 笔墨人生
 媒体文章
陈传席语
80年代,我看到李世南的巨作水墨画《开采光明的人》,惊叹:“神乎技哉。”其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犹如西安唐陵前石狮,有君临天下,压倒一世之概。从那时起,我就注意李世南:他的画已由能品、妙品进入了神品。神品已经相当高了,以后还将如何发展呢?最近我又见到李世南的画,发现他的画已经进入“化”境了。

李世南作画,几无蹊辄可求。他几乎是一画一法,一法一格,随想见形,随行见性,其神淡而气藏,形解而魂寂,殆以天合天者耶。郭沫若曾评柳亚子写诗,犹如高明的泥瓦匠玩泥丸一样容易。我看李世南作品也如此,他不仅玩得熟,而且玩出多种风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世南取得今日之成就,是经过一番不平常磨砺的。

李世南也不愿完全丢弃他以前浓烈的特点,但又钟情于现今的空灵润感,于是开始探索泼彩法,他的泼彩法不同于张大千的泼彩法,他时常以匙代笔,或色墨混用,或连泼带写,随心所欲、自由奔放,画面上呈现出以清雅秀丽为基底,覆盖渗化以浓烈的色墨,似有冰炭共处,水火相容之概。有时出现斑斑驳驳的秦砖汉瓦感,古意新趣融于一体。以匙代笔的泼彩法是李世南一大发明,画中呈现的奇特效果是古今中外画中皆所不见的。

近来,李世南作画或人物、或山水、或人物共山水,皆超越形象,超越笔墨,全自性情中流露而出,至其天机自运,阳开阴阖,迅发惊绝,气振而有余,故无复山水人物之相矣,至此,李世南的画已入“化”境也。

李世南曾邀我为他的一个手卷作跋,我观后即援笔而书:“观世南先生画,如读太白诗、东坡词、汉卿曲,雄浑苍茫,气吞云梦。甚于神明焕发,随想见形,随行见性,变化无方,至于蹊辄可求。嗟夫,神乎技矣,进乎道也。吾国之画,石恪、梁楷之后,最得古法,又最出新意者,吾独知有世南先生也。水墨之道复兴,汉唐之势重振,可以不忧也。”为人作跋,虽有偏爱之嫌,然亦见其至真有感慨而发,玉在璞而流光,金藏矿而著美,非凭空而论也。

(摘自《笔墨人生》名家谈艺P1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