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南艺术馆
LISHINAN
ART
MUSEUM

展示李世南先生作品


弘扬中国画大写意精神

标题摘要内容
 笔墨人生
 媒体文章
杜文和语
  显而易见,他的创作道路,呼啸着突破传统的锐气,怀抱着否定自己的痛苦,甚至背负着打出师门的沉重。他在梁楷的泼墨里享受过自由,又在徐渭的狂放里找到过共鸣,所以借用袁宏道评价徐青藤的一段感慨,移用在李世南的身上或移用于李世南的作品,或许不失为贴切,那就是: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达之于“画”......故其位“画”,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
  何等的个性!如此的强烈!
  这就是李世南的作品。
  以李世南平和的个性,谦虚的为人、散淡的心态,竟会在绘画的创作上表现出这等罕见的张扬,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弱不禁风的书生,何以在创作中迸发那么大的能量?所谓文如其人的古训,似乎到了李世南这里,显出了尴尬。
  说实在的,我与李世南先生交往了近20年,早就想写点什么,或许评其人,或评其作品,但一直迟迟未能动笔,个中原因就是无法在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与创作的极度精神独立之间找到结点。
  人,淡淡的,高人;画,怪怪的,很深。
  循规蹈矩的生活,离经叛道的创作。
  人生的随遇而安与作品的精神独立。
  这就是李世南,这就是李世南给我的印象。
  这也使得李世南具有着谜一样的魅力。
  我至今还没有完全读懂李世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把人生可以看淡,艺术却不肯失去坚持;为人随和,并不意味着艺术上的附和;待人可以没有棱角,创作不能失去个性。才;传统的人与另类的艺术;温文尔雅的敦厚品性与离经叛道的精神张扬。这之间显然会有相悖的苦痛,更有着坚持操守的刚强。内心的艺术冲动没有受制于淡泊宁静的生活常态,并能驱使其奔涌,并平喷发为笔墨表现极为强烈的作品,这里更有着自律能量的光亮。
  如果说剑拔弩张的个性与剑拔弩张的作品,是一张平衡;清静淡泊的人生与清静淡泊的创作,是一种自在,那么李世南先生随遇而安的人生与作品精神独立之间所摩擦出的辉光,也自然更加耀眼。
  法国狄德罗说:“画出一个妇人身材高大而有韵致,和一个男人体格强壮而潇洒不凡,是不容易的。
  这也许就是矛盾的魅力。

(摘自《笔墨人生》名家谈艺P17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