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南先生是一位纯粹的文化孤寂者,一位彻底的生命漂泊者,一位寻求灵魂归宿的艺术圣徒。2005年底,李世南却把人生最近的投注点落在故乡绍兴。
在森海豪庭的“鹿池山房”里,一脸祥和的李世南与记者侃侃而谈。他说,他要在绍兴吸纳两种气:“地气”和“人气”。
这种地“地气”和“人气”是绍兴近百年来出许多大师级人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可不思议”,给李世南一种强烈的探索冲动,他要在“吸纳”的过程中,寻找历代绍兴名人身上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魏晋的“散淡之气”、明代的“张扬之气”;勾践的“胆剑之气”、青藤的“孤傲之气”;如烟似梦般地飘洒在温润潮湿的古城上空,丝丝缕缕缠绕着李世南,达成一种艺术上的唱和,感情上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
在幽巷、石桥、古迹中吸纳绍兴特有的“地气”和“人气”。从沈园到青藤,从兰亭到戒珠寺,从塔山到鱼化桥,从府山到观音弄...... 李世南一路走着,一路探寻着绍兴独特的文化个性根源,在不同的景点、不同的人身上寻找不同的气息,不同的灵感。绍兴的白墙与黑瓦;绍兴的水与酒;绍兴的淳朴与厚重;都给了他一种人格筋骨的滋养和灵魂心智的拷问。
从16岁背井离乡踏上一条不归之路后,便注定了李世南先生终生漂泊的命运。从陕西到湖北、到深圳,到河南,到北京,到绍兴。漂泊为李世南烙上双重性格:江浙人内秀、细腻、敏感、飘逸的特质,和西北人大气、豪放、奔放的因子;漂泊也为李世南的画烙上了多重文化色彩;黄土文化的雄健豪放,荆楚文化的悠远神秘,闽粤文化的开发包容,中原文化的沉郁厚重,吴越文化的博大精深。
“漂泊于我是命中注定的。漂泊太重要了。漂泊是艺术到了一定的一个艺术圣徒生命的最佳存在方式。艺术到了一定高度,就不胜寒,就孤寂。这是一种艺术家的宿命和悲壮。”李世南在漂泊中思考生命的存在价值和艺术的历史价值。漂泊给予他一种超脱静观的审视和阔广渺远的胸襟。
(摘自《笔墨人生》名家谈艺P180-188)